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 22-1129/T 国内刊号
  • 1004-910X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工业技术经济是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工业技术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低碳经济、产业经济、创新研究、国民经济、技术经济

工业技术经济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专题: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
发挥公众参与在环境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3-12

摘要:近年来,在环境问题和环境技术创新方面,公众参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首先讨论了环境技术创新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认为公众参与是理解环境污染对社区的影响以及进行环境创新的前提。其次阐述了公众发挥的作用,认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与公众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同时还从公众的信息获取与扩散,公众听证会、监督和咨询,公众的监督和发挥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4个方面讨论了公众参与的方式。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起步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依靠政府,公众发挥的作用甚微,公众在主体、领域、过程和保障等方面参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

北京市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分析13-18

摘要:本文利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对北京市17个行业2005~2009年间的能源消费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分析。将能源消费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3个部分: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生产效应是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结构效应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强度效应是指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导致北京市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则延缓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但生产效应明显大于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之和,因此能源消费在此期间表现为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强度效应高于结构效应。

低碳城市内涵及建设路径研究19-22

摘要: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低碳经济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城市是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单元,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社会的关键。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普及低碳理念入手,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提倡建筑节能,发展低碳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的低碳化。

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情景分析23-30

摘要:本文在简单回顾江苏低碳经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3个阶段;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方法,估算了1986~2009年江苏工业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江苏工业碳排放量呈指数形式增长,而碳排放强度呈对数形式下降;基于对各种可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的设定,对江苏工业低碳化的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江苏应当选择工业增长保持在12%左右,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保持在7%左右的工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为保证这一排放情景的实现,就必须推进能源效率提高、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加强重点行业管理。

商业电锅炉替代传统锅炉的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市112家锅炉用户的问卷调查31-36

摘要:随着电力技术、设备的发展以及生产工艺的变革,一系列以电为能源的先进、高效技术得以取代传统燃气、煤(油)等设备和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本文以锅炉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调查方法,对南京市主城区锅炉用户的能源消费结构展开问卷调查,并选取其中典型企业,分析其电热锅炉替代燃气、煤锅炉的经济性问题,针对锅炉电能替代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甘肃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研究37-43

摘要: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LMDI方法建立了甘肃省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并运用1995~200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甘肃省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得出经济发展是促进甘肃人均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力,能源强度是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能源结构对甘肃人均碳排放变化的影响不明显。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基于节能减排的制造企业竞争力研究44-48

摘要:对我国制造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山东省淄博市纺织制造企业为例,设计了基于节能减排的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了该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近13年的发展状况和节能减排情况的整体数据,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对纺织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在分析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节能减排与企业竞争力增强的双赢发展是可能的,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措施。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知识经济
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49-57

摘要: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本文以制造业7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R&D投入与企业业绩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及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偏低,R&D投入明显不足,但R&D投入强度在2007~2009年3年中逐年上升。企业当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滞后一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滞后两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一年的滞后性,滞后期较短。同时,企业的R&D投入与托宾Q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的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R&D投入通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来提升公司价值。

中小型科技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案设计58-64

摘要:中小型科技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一种实现其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在仿生学视角下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6个阶段,指出各阶段的属性、特征和成本管理应注意的事项,调查分析南阳市中小型科技企业所处寿命周期阶段和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现其寿命周期曲线,分步设计中小型科技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方案,介绍如何编制全寿命周期成本报告并进行分析应用,提出中小型科技企业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种考虑知识供需匹配的知识服务方选择方法65-71

摘要:在知识管理中,通常需要知识服务方对知识需求方提供知识服务,因此研究如何选择适合的知识服务方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本文在构建知识服务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依据知识需求方的知识匹配要求和知识服务方的知识供给能力,运用二元语义运算算子对语言评价信息进行处理,构建了知识供需匹配矩阵,并进一步给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主客观赋权方法,进而通过计算知识供需匹配度,从而进行知识服务方的选择。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知识网络视角下虚拟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72-77

摘要:虚拟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组织形式备受关注。本文从知识网络这一视角出发,分析虚拟科技园区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虚拟科技园区知识循环创造模型,提出虚拟科技园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模式,在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虚拟化运营中合作伙伴文化背景复杂、合作意图差异及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所引发的学习智障,建立科学健全的基于组织层面和网络层面的学习机制,并以云南省大学科技园为案例进行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产业经济
中外钢铁联合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案例比较研究78-83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的规模、竞争力和知名度,从国内和国外分别选择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钢铁联合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比较研究,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比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形式比较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比较。

中国高端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2003~200984-91

摘要:当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了一哄而上的低水平发展现象,因此亟需规划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空间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可以为产业布局决策提供现实依据。高端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本文利用修正后的E-G指数实证研究了其在2003~2009年的空间结构变动。结果显示:高端制造业集聚空间结构呈现出聚集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东部沿海地区是高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河北、湖北和四川成为产业扩散的主要承接地。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要体现出"适度集聚"和"因地制宜"的特征。

基于GM模型的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灰色预测分析92-101

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本文以2001~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GM(1,1)灰色系统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别预测了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和主要海洋产业分项增加值,呈现了海洋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未来10年GDP发展进行了预测,结合我国海洋总产值占GDP比重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海洋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重要。最后,提出了有可能影响预测结果的几点因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的产业集群基础研究102-106

摘要:本文以马库森提出的4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对形成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简称为RHQ)需要的相应产业集群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其中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形成RHQ集聚的可能性最大,是RHQ集聚的最佳产业集群基础;马歇尔产业集群形成RHQ的可能最小,是RHQ集聚的最弱产业集群基础;轮轴型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的可能性位于前两种产业集群之间。基于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吸引RHQ优惠政策时应深入调查分析本地区的产业集群类型,据此采取不同策略、不同优惠政策吸引RHQ,争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吸引RHQ,避免不必要的盲目性。

创意设计产业的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07-112

摘要:近年来,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风险投资青睐的新兴领域。然而,创意设计产业是典型的高风险投资行业,为了控制风险获取高收益,综合评价项目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尤为重要。针对国内外缺少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本文简要分析了创意设计产业风险投资项目的特点,并结合层次化分析法(AHP)构造了一套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指导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工业技术经济杂志技术创新
基于随机层次分析法的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113-119

摘要:在分析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层次结构以及量化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随机层次分析法(SAHP)来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随机层次分析法中,将专家咨询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描述为随机变量,得到随机判断矩阵。进而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确定随机判断矩阵中元素的估计值。针对3家纺织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而后运用随机层次分析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分析影响各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浙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跨区域重构研究120-125

摘要:浙江产业集群近年来呈现出跨区域扩张的趋势,与此相适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也面临着跨区域重构,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已不仅是集群产品(服务)层面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依托"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全新产业链的竞争。本文首先剖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特点,接着阐述了浙江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的动因以及途径,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